加“数”前进!公共数据首个顶层设计文件出台
2024-10-12
广道数字 公共数据
更多沉睡的公共数据将进一步被激活!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期的不少新闻里都在密集释放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利用的积极信号。说起公共数据,千万不要觉得陌生,小到今天的温度、空气的质量、小区的水电用量,大到国家的GDP、CPI等,其实都是我们所说的公共数据哦!


来源:国新办官网

10日,国家数据局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的有关情况,这个文件是中央层面面向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定规则、把方向的首个顶层设计文件。小编捕捉到了会上的几个重点内容,一起来看下吧!

政策的目的、目标
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章可循”

这些年来,公共数据面向支撑数字政府建设发挥了显著作用。但面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资源供给、应用创新、权益分配等方面,“不敢”“不愿”“不会”的问题比较突出,要素价值未得到充分释放。

针对上述问题,《意见》提出了17项具体措施,并配套授权运营、资源登记和价格机制形成了“1+3”政策规则体系。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规则初步建立,培育一批数据要素型企业。到2030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全面建成,公共数据在赋能实体经济、扩大消费需求、拓展投资空间、提升治理能力中的要素作用充分发挥。

此外,政府还将强化政策保障,加大项目和经费支持力度,加快释放公共数据的要素价值。

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的关系
对政府、企业与公众因“数”施策

公共数据体量大、质量好,价值潜能大,带动作用强。其不仅在政府依法履职中不可或缺,也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意见》明确了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三种供给方式,主要解决公共数据资源“供得出”的问题。

共享面向各级政府,解决跨空间的数据共享交换问题,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支撑数字政府建设。

开放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依法依规有序开放数据或者数据集,保障企业和社会公众获取和利用公共数据的权利。

对于那些潜在价值高,具有一定敏感性的数据,无法直接向社会开放,则需要依托更加专业的力量,形成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社会各方调用。授权运营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尽管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的对象不同、用途不同、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我们都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公共数据资源的供给,释放公共数据资源的价值,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授权运营、价格机制与资源登记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1+3”政策规则体系即一个顶层制度文件+三个配套政策。三个配套政策主要围绕授权运营、价格机制与资源登记展开。

授权运营:引入市场化手段,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让公共数据像石油、土地、矿产等资源一样,获得开发加工和运营。同时,运营机构公开产品和服务能力清单,披露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价格机制:引入市场化力量参与资源的开发利用。明确用于公共治理和公益事业的,要无偿使用。用于产业和行业发展,确实要收费的也不能漫天要价,要实行政府指导定价管理,降低全社会的用数成本。

资源登记: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制度,提高数据质量,扩大资源供给。让公共数据和我们的房子一样,在政府部门做登记。这样一来,公共数据的源头和使用过程,都可以管理和追溯,从而更好地保护公共利益。

同时,国家还倡导加强相关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合作培养体系,加快数字人才队伍建设。立足产业发展,培养数据领域的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打造高水平数据人才队伍。

读到这!
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
公共数据开放使用
那我们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不就被一览无余了?

放心!国家已经对数据安全问题给出了具体答复。《意见》明确了应当保密的公共数据不予开放,对涉及个人信息的公共数据要进行脱敏和匿名化处理。同时,要求数据产品的开发要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确保开发利用过程可管、可控、可追溯,切实保障企业和公众的权益!

对于老百姓来说,交通、医疗、文旅等民生领域的公共数据被进一步开放利用,我们的日常出行、看病就医、假期出游等毫无疑问就会更加方便。对产业发展来说,有了更多高质量的公共数据,人工智能、工业制造、金融服务等数据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就能够进一步加“数”前进!

来源:国新办、央视新闻
官方报道:http://www.scio.gov.cn/live/2024/34932/index.html